<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政府办公室(研究室、机关事务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014T/2021-21598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研究室、机关事务局) 公开日期: 2021-09-02
        主题分类: 公路 发文字号: 绍政发〔2021〕27号
        有效性: 有效

        365bet电脑网站_365365bet娱乐场_365淘房APP官网下载人民政府关于印发365bet电脑网站_365365bet娱乐场_365淘房APP官网下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09-02 17:35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

        现将《365bet电脑网站_365365bet娱乐场_365淘房APP官网下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365bet电脑网站_365365bet娱乐场_365淘房APP官网下载人民政府

        2021年8月30日


        365bet电脑网站_365365bet娱乐场_365淘房APP官网下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



        依据《365bet电脑网站_365365bet娱乐场_365淘房APP官网下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365bet电脑网站_365365bet娱乐场_365淘房APP官网下载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实施方案》,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

        一、发展环境和总体要求

        (一)发展环境

        1.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十三五”期间,365bet电脑网站_365365bet娱乐场_365淘房APP官网下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137.4亿元。铁路方面完成投资205亿元,金甬铁路绍兴段基本完成征迁,杭绍台铁路绍兴段进展顺利;轨道交通完成投资223亿元,启动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实施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等项目;公路项目完成投资658亿元,建成杭金衢高速拓宽绍兴段、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诸暨段等项目,新建、改建、续建高速公路151公里、普通国省道312公里、重要县乡道246公里、农村公路(含美丽乡村公路建设)2321公里;水路项目完成投资9.92亿元,到2020年底,内河港口总吞吐能力2437万吨,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177公里;民航机场项目完成投资3.14亿元,建成柯桥鉴湖直升机临时起降点、新昌(嵊州)通用航空机场项目;站场项目完成投资38.34亿元,新建柯桥区城乡客运站场、上虞区城乡客运站场、新昌县城乡客运站场等10个项目,建成绍兴东站(上虞客运中心)、柯桥大型现代超市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

        2.运输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综合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加快综合客运服务升级,推进全市公交“一卡通”,建设公交运行监测系统并接入省级数据中心,实现三级以上客运站联网售票全覆盖,建成小汽车客运信息服务监管平台,加强网约车纳轨监管。到2020年底,城市公交“一卡通”实现全覆盖。推进交通物流降本增效,出台交通物流发展扶持政策,推进网络货运平台建设。“互联网+”智慧交通发展步伐加快。以信息化和行业管理融合为抓手,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着力点,建设综合交通指挥中心、数据中心,构建“互联网+”便捷交通。深化行业信息化应用,实现高速公路ETC全覆盖。实施绿色交通重点支撑项目,有序推进绿色交通运输示范城市建设。布设市区公交线网6784.8公里,基本形成全域覆盖的公交体系。增加新能源公交车辆投放力度,市区城市公交车中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占比达到93%。

        3.行业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行业改革全面深化落实,群众和企业办事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比例达到100%。科技创新及应用水平稳步提升,市、县公路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初步完成,运管综合监管平台全面启用,实现主干航道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信号全覆盖,完成电子船名牌安装550艘。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同步增强,着力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强化病危路桥、“两客一危”、危货港口、涉爆作业等重点领域监管,广泛开展隧道坍塌、山区公路防汛、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等专项应急演练。全面深化交通法治建设,统筹推进依法行政“十大行动”,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交通运输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交通诚信监管体系逐步完善,拓展“联合治超、综合治理”工作范畴,在全市推行执法规程、诚信考核、“黑名单”管理、信息抄告等制度。建成运管综合监管平台、视频证据管理系统,并将结果应用于信用考核。

        4.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序推进。“十三五”期间,全面建设“四好农村路”,重点开展路网改造攻坚行动、等外公路提升行动等八大行动,累计消除等外公路324公里,提升改造低等级公路1081公里,改扩建通乡镇、景区等公路211公里,通自然村、断头路建设106公里,农村公路等级化率100%,全面推进县乡公路安全隐患和病危桥梁安全整治,公路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更高水平推进“村村通公交”,实现全市域公交全覆盖,市区范围内除BRT和区间长距离快速、通勤公交外,全程票价1元和2元的线路实现全覆盖,初步构建城乡均衡、惠民高效的公交出行体系。

        综合交通发展依旧存在短板,主要体现在综合运输通道能力仍需加强、区域交通枢纽融合性有待提升、快速交通网络布局尚未完善、中心城区交通品质有待提高和各类交通方式之间衔接不畅等方面,需在“十四五”期间着力解决。

        (二)发展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融杭联甬接沪”、全市域协同发展要求,推进国家级综合运输通道建设,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补齐交通短板,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高水平交通强市和更高能级现代城市体系建设,为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市域发展之路、奋力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范例增添助力。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5年,统筹推进全市铁路、轨道交通、公路、水运、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全面发展,构建便捷、经济、绿色、智能、安全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构建“336”交通圈(市域30分钟、杭甬30分钟、上海60分钟),实现市区10分钟上高速及30分钟通勤圈,实现“县县通高铁、三区智慧路、镇镇联高速”,推动形成“杭州—绍兴”联合枢纽。形成以交通装备制造为特色,交通建筑、交通运输、交通关联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全市综合交通产业体系,健全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为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绍兴风景硬核成果贡献交通力量。

        具体目标:“十四五”期间,规划完成投资约1819亿元,其中铁路110亿元、轨道交通412亿元、高速公路及服务区493亿元、普通国省道365亿元、城市快速路196亿元、农村公路97亿元、水运28亿元、航空2亿元、管道45亿元、邮政8亿元、枢纽场站56亿元、绿道7亿元。“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铁路188公里、城市轨道交通65公里;新增高速公路139公里,新建、改建普通国省道87公里、农村公路794公里;整治、提升改造航道45公里;实施通用机场项目1个;新增天然气管道134公里、成品油管道79公里;实施邮政快递工程项目5个;规划建设省级绿道网465公里。

        1.交通基础网络更优化。到2025年,新增综合交通网络规模885公里;铁路总里程达到426公里;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达到65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108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74公里;四级以上高等级内河航道里程达到207公里,内河港口总吞吐能力达到3000万吨;通用机场个数达到3个;综合客运枢纽数量达到3个,综合货运枢纽数量达到5个;邮政业务总量达到200亿元、快递业务量达到10亿件。

        专栏1:“十四五”绍兴综合交通十大百亿工程


        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及高铁北站TOD项目、杭绍甬高速项目、杭绍台高速西线及高速出入口项目、柯诸高速项目、甬金高速扩容及甬金衢上高速绍兴段项目、融杭快速路网项目、联甬重大路网项目—329国道、527国道、绍兴地铁二期项目、三区融合大通道项目(104国道东湖至蒿坝段)、市区智慧快速路项目。

        2.交通运输服务更便捷。到2025年,铁路区、县(市)覆盖率达到100%;“十四五”期间,高速公路10万人口城镇覆盖率达到100%、自然村通等级硬化路比例达到92%、15分钟上高速网或干线网乡镇比例达到100%。

        3.交通运输效率更高效。到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项目建成,轨道交通成为市民日常出行重要工具;干线公路网平均车速达到70公里/小时。

        4.绿色交通发展更优质。“十四五”期间,继续加大新能源公交车投放比例,积极推进数字公交建设,城市公共交通300米站点覆盖率达到75%、城市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市区城市公交车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占比达到100%。

        5.安全应急保障更有力。交通基础设施本质安全水平显着提升,交通安全效果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升,建成“两客一危一重”精准监管平台,深化危货运输、客运市场等专项整治,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降低至1.6人/年。

        6.行业治理能力更有为。365bet电脑网站_365365bet娱乐场_365淘房APP官网下载城市大脑数字交通应用优势逐渐显现,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交通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全过程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行业治理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推进,重点事项一网通办率达到100%、现场掌上执法应用率达到100%。



        “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

        领域

        属性

        指  标  名  称

        2020年

        2025年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

        投资规模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亿元)

        1137.4

        1819

        线网规模

        总线网规模(公里)

        12215

        13100

        铁路总里程(公里)

        238

        426

        城市轨道交通(公里)

        0

        65

        公路总里程(公里)

        10381

        10800

        内河航道里程(公里)

        1121

        1121

        油气管道里程(公里)

        475

        688

        快速骨干网

        高速铁路里程(公里)

        119

        243

        高速公路总里程(公里)

        535

        674

        快速路里程(公里)

        10

        192

        普通干线网

        普通铁路里程(公里)

        119

        183

        内河港口总吞吐能力(万吨)

        2437

        3000

        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公里)

        177

        207

        天然气管道里程(公里)

        214

        348

        成品油管道里程(公里)

        261

        340

        通用机场(个)

        2

        3

        综合客运枢纽(个)

        3

        3

        综合货运枢纽(个)

        2

        5

        邮政业务总量(亿元)

        96

        200

        快递业务量(亿件)

        4.2

        10

        综合交通运输服务

        通达

        铁路县(市、区)覆盖率(%)

        67

        100

        快速铁路县(市、区)覆盖率(%)

        67

        100

        高速公路10万人口城镇覆盖率(%)

        60

        100

        自然村通等级硬化路比例(%)

        90

        92

        15分钟上高速网或干线网乡镇比率(%)

        75

        100

        效率

        轨道交通换乘时间(分钟)

        -

        5

        干线公路网平均车速(公里/小时)

        65

        70

        城市公共交通300米站点覆盖率

        60

        75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时间(分钟)

        10

        8

        绿色

        城市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

        70

        75

        市区城市公交车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占比(%)

        93

        100

        城市主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

        35.4

        40

        平安

        农村公路高落差安保设施设置标准(米)

        4

        4

        *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上线率(%)

        95

        100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人/年)

        2

        1.6

        行业治理体系

        综合服务

        重点事项一网通办率(%)

        92

        100

        *基层执法站所规范化建设达标(%)

        95

        100

        现场掌上执法应用率(%)

        95

        100

        注:1.标*指标参考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相关数据

        2.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按综合交通“九要素”统计,其中铁路、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油气管道、邮政、枢纽、绿道的规划完成投资数分别来源于各自主管部门的规划或计划

        远景目标:到2035年,基本建成高水平交通强市。形成多元立体、无缝衔接的基础设施体系和便捷舒适、协同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建成全国1123出行交通圈(绍兴核心区1小时全覆盖、杭州都市圈1小时通勤、长三角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航空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亚太地区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推进融杭联甬接沪枢纽城市建设,加速形成“杭州—绍兴”联合枢纽格局,将绍兴打造为辐射长三角的“杭州—绍兴”亚太重要国际门户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点任务

        (一)持续推进立体多元通道建设,促进一体化融合发展。《浙江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年)》提出“六纵六横”水陆空立体多元的综合立体交通通道,“十四五”期间,我市全方位对接国家通道和省级通道(浙皖鄂通道—绍北通道、义甬舟通道—绍南通道、苏浙通道—绍西通道、沿海辅通道—绍东通道),全面推进“两横两纵两联结”通道建设,提高共享水平,强化市区首位度,促进一体化融合发展。

        两横:绍北通道东起宁波,经绍兴中心城区至杭州方向,连接宁波、绍兴、杭州等,是绍兴衔接宁波、杭州的核心通道,也是绍兴中心城区重要的横向运输通道和东西向对外客货运输主通道。绍南通道自西向东经杭州、金华、诸暨、嵊州、新昌至宁波方向,连接杭州、金华、绍兴、宁波等,是绍兴南部地区衔接宁波、杭州、金华的重要通道,也是绍兴南部地区重要的横向运输通道和东西向对外客货运输主通道。

        两纵:绍东通道北起嘉兴,经上虞、嵊州、新昌至台州方向,连接嘉兴、绍兴、台州等,是绍兴东部地区重要的纵向运输通道和南北向对外客货运输主通道。绍西通道北起杭州,经柯桥、诸暨至金华方向,连接杭州、绍兴、金华等,是绍兴西部地区衔接杭州、金华的重要通道,也是绍兴西部地区重要的纵向运输通道和南北向对外客货运输主通道。

        两联结:绍嵊新通道自西北向东南连接杭州、绍兴城区、嵊州、新昌、台州,通道内交通干线正在建设中。绍诸通道自东北向西南主要连接宁波、上虞、嵊州、诸暨、金华。

        (二)深度实施融杭联甬接沪战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1.加密融杭快速通道。“十四五”时期,以柯桥和诸暨为桥头堡,加快推动绍兴融入杭州都市区,在开放融入中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提升城市发展战略地位,推动实现“杭州—绍兴”联合枢纽。到2025年,杭绍间主通道、快速通道将增加到17条,轨道交通网、高架快速路网实现无缝对接。

        铁路:加快推进杭绍台铁路一期、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打通绍兴北站、萧山机场、杭州东站之间联系的快速通道;加密绍兴城际线站点,推动绍兴城际线进杭州东站和城站;谋划杭甬货运通道,沪杭金高铁(磁悬浮)、杭甬城际(磁悬浮)及沪绍金城际铁路,为进一步融入长三角,发挥枢纽城市作用做准备。

        轨道交通:加快建成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实现与杭州轨道5号线连通;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建设,实现与杭州所前区域轨道交通对接;加快谋划8号线连接杭州机场轨道快线,轨道7号线与杭州大江东区域轨道交通对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项目前期工作,为实现杭绍30分钟通勤圈助力。同时,加速实现杭绍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一张网”和票价“一票制”,打造“一站式”轨道交通出行服务。

        高速公路:加快建成杭绍台高速公路、杭绍甬高速公路、杭金衢高速至杭绍台高速联络线,多方向打破杭绍通行壁垒,与杭甬高速共同形成多效合一、便捷联通的融杭快速通道。

        普通国省道:推进G104柯桥钱清至柯岩段改建工程、G329柯桥钱清至萧山界段改建工程,为杭州中环建设打好基础;加快开展S306镇海至萧山省道(新东线柯桥钱滨线至萧山段)、规划普陀至开化公路等项目建设,开辟更多融杭通道。

        快速路及其他公路:加密杭绍道路衔接,以快速路形式建设通城大道—杭金衢连接线、中环高架桥改建工程、彩虹快速路—钱滨线工程、S217萧山至磐安公路(金浦桥至三江口大桥段)快速化改建工程、诸暨至萧山浦阳快速路工程。

        2.联通联甬快速通道。以上虞、嵊州—新昌、滨海新区为桥头堡,发挥海河联运优势,构建杭绍甬舟物流大通道,对接融入宁波舟山港全球航运体。“十四五”期间,重点建成金甬铁路,推进杭绍甬货运铁路、杭绍甬智慧高速等项目建设,谋划环湾通道杭绍甬城际高铁或磁悬浮项目,进一步增强杭州都市区、杭绍主中心和杭绍甬关键节点的影响力。

        3.打造接沪快速通道。突出跨湾交通体系建设,建成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等重大项目,谋划沪绍金城际铁路项目。加强绍兴港与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接轨,高起点参与构建环杭州湾智慧交通系统,加快新一代信息及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与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

        (三)加快构建立体互联交通网络,形成高质量设施体系。统筹“铁、轨、公、水、空、管、邮、枢、廊”九大要素,充分发挥综合交通集聚辐射作用,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步伐,更好支撑枢纽门户城市建设发展。

        1.布局互联互通的铁路网络。全面构建运输高效、通联全国的干线铁路网,提升客货运体系服务能力,重点实施杭绍台铁路、金甬铁路续建工作,开展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加快推进沪绍金城际铁路、杭绍甬货运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形成全市“井字形主骨架+一环多连”铁路与轨道交通网布局,其中,高速铁路及普速铁路干线网形成“井”字形主骨架。

        高速铁路:杭长高铁、杭甬高铁、杭绍台铁路、杭绍甬城际(高速磁浮)、沪杭金城际(高速磁浮)。

        普速铁路:沪昆铁路、萧甬铁路、金甬铁路、杭甬货运铁路。

        专栏2:“十四五”铁路实施类项目

        高速铁路:杭绍台铁路、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

        普速铁路:金甬铁路。

        2.建设多制共营的轨道交通网。加快建设多制共营、杭绍甬一体的轨道交通网,全面打造轨道上的绍兴,因地制宜发展轻轨、中低速磁悬浮、现代有轨电车等多制式轨道交通,加强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多维度协同,促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多网融合”。建设更多融杭联甬接沪通道,实现杭绍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一张网”和票价“一票制”,全面覆盖各功能组团和枢纽节点。推动都市圈城际铁路及市域(郊)铁路网形成“一环多连”网络布局。

        都市圈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柯桥段)、水乡旅游线、沪绍金城际铁路、杭州至诸暨城际铁路、嵊新至奉化城际铁路。

        市域(郊)铁路:上虞至钱清城际铁路(绍兴S1线)、绍兴至诸暨市域铁路(绍兴S2线)、绍兴至嵊新市域铁路(绍兴S3线)、浙赣铁路(通勤化改造)。

        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容量大、速度快的优势,建设绍兴城区快速通勤系统主骨架,构建全面贯通绍兴主城区、高效辐射周边县市、便捷衔接相邻县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杭绍间城际铁路建设,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推进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3号线、4号线、5号线等项目前期工作。

        专栏3:“十四五”轨道交通实施类项目

        都市圈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柯桥段);

        市域(郊)铁路:绍兴城际线(车站加密);

        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含2号线二期、3号线、4号线、5号线等)。

        3.构建内联外畅的公路网络。进一步优化市域干线道路网络布局,完善快速路、主干路骨架体系,增强各区、县(市)之间的联络。建设市域范围内快速通道,推进高速公路网建设,构建与长三角、沪杭甬城市群深度融合的干线路网体系,形成与周边都市圈核心城市间的“1小时交通圈”。完善县乡农村公路网络,提升交通对产业发展、旅游、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的支撑引领作用。

        (1)高速公路。聚焦“扩容疏堵”“完善网络”,持续推进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全力布局四通八达、智慧互联高速公路网,完善“五横四纵五联”高速公路网。

        五横:杭绍甬高速、杭州湾环线高速(杭甬高速)、杭绍甬高速南复线(杭金衢至杭绍台高速联络线—杭绍台高速—绍诸高速—规划杭甬高速南复线)、诸嵊虞高速(诸暨至建德高速—绍诸高速西延—规划诸嵊虞高速)、甬金高速。

        四纵:杭金衢高速、柯诸高速—诸永高速、杭绍台高速、常台高速(上三高速)。

        五联:绍诸高速、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诸暨段—诸永高速、规划甬金衢上高速、规划甬金高速与甬金衢上高速联络线、规划诸暨至义乌高速。

        “十四五”期间,继续完善高速公路联络线布局,推进重要节点互通改扩建项目建设,实施高速公路服务区创品牌(含改扩建)工程。

        专栏4:“十四五”高速公路实施类项目

        高速公路:杭绍台高速公路绍兴金华段、杭绍甬高速公路绍兴段、柯桥至诸暨高速公路、杭金衢高速至杭绍台高速联络线、诸暨至义乌高速、甬金扩容、诸永高速诸暨段四改六。

        高速互通:杭州湾环线高速公路(杭甬段)柯桥互通改扩建工程、杭州湾环线高速公路(杭甬绍兴段)增设孙端互通工程、甬金高速金庭互通、绍诸高速诸暨浣东互通改扩建工程。

        服务(停车)区:上三高速公路嵊州服务区(扩建)、杭甬高速公路绍兴服务区(扩建)、上三高速公路新昌服务区(扩建)。

        (2)普通国省道。以提升网络化水平、优化路网等级结构为重点,以加速三区融合为目标,通过新建或既有道路快速化改造,布局普通国省道网络,完善“八横五纵两联”国省道路网框架体系,同步实现以道路网络建设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最终与高速公路网络构成便捷通畅的复合交通通道。

        八横:镇海至萧山公路(规划S306)、G329、G104、普陀至开化公路(规划S309)、鄞州至桐庐公路(规划S310)、G527、宁海至嵊州公路(规划S312)、奉化至云和公路(规划S209)。

        五纵:G235、萧山至磐安公路(规划S217)、桐乡至洞头公路(规划S211)、秀洲至仙居公路(规划S207)、G104。

        两联:北仑至上虞公路(规划S307)、嘉善至奉化公路(规划S206)。

        专栏5:“十四五”普通国省道实施类项目

        普通国道:104国道南口平改立工程(新昌)、104国道与常台高速新昌南互通连接线路口平改立工程(新昌)、527国道新昌大市聚至嵊州黄泽段(新昌段、嵊州段)、527国道嵊州甘霖至长乐段改建工程、527国道新昌巧英至大市聚段工程、329国道上虞盖北至道墟段改建工程、329国道上虞至临安公路柯桥钱清至萧山界段改建工程(杭州中环)、104国道绍兴东湖至蒿坝段改建工程、104国道绍兴柯桥钱清至柯岩段改建工程(杭州中环)、104国道新昌荘前至关岭段改建工程、235国道杭州至诸暨公路萧山河上至诸暨安华段改建工程。

        普通省道:S207秀洲至仙居公路绍甘线越城区段拓宽工程、S306镇海至萧山公路新东线(上虞段、柯桥段)、S217萧山至磐安公路金浦桥至三江口大桥段快速化改建工程、S309鄞州至开化公路诸暨段工程、S209奉化至庆元公路(新胡线南互通至琅珂段)。

        (3)城市快速路。加快高速公路出口与城市道路布局研究,推动实现各城区与高速公路便捷沟通;研究优化高快路网和城市路网的快速联系,适时启动高速路网提升或置换项目;进一步优化城市道路布局,完善快速路、主次干道、支路级配合理的地面道路网系统,推进“六横、八纵”快速路网体系建设。

        六横:闸前大道、致远大道、于越路—虞舜大道、轻纺城大道—二环北路—鉴湖大道—舜耕大道、大越路—二环南路、印山路。

        八纵:杭州中环绍兴段、钱滨线—湖安路、金柯桥大道、绿云路—二环西路、越东路—二环东路、滨富路、南北中心大道、进港大道。

        专栏6:“十四五”城市快速路实施类项目

        杭州中环高架桥改建工程、越东路及南延段(杭甬高速—绍诸高速平水口)智慧快速路工程(二环南路以北至绍诸高速平水口)、二环南路智慧快速路工程、镜水路高架改建工程、绿云路智慧快速路(洋江西路—329国道)、南北中心大道(人民大道至江东北路)快速路工程、诸暨市白门至大路杨公路(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应店街互通连接线)建设工程、诸暨至萧山浦阳公路工程。

        (4)农村公路。大力推进农村公路互联互通工程建设,全面提升道路通达水平,通达等级公路向200人以下自然村延伸,推进全市域农村公路亮化工程,实现全市公路等级全面提升,形成层次清晰、功能完备的路网结构,提高农村公路网络通达性,持续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农村公路灾毁保险试点、农村公路三级路长制。推动农村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争取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市。

        专栏7:“十四五”农村公路实施类项目

        越城区:越城区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

        柯桥区:镜水路南延工程、杨江西路接03省道东复线、杨绍线福全段改建工程、尹大线改造工程、柯桥区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

        上虞区:上浦至章镇公路、上虞区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

        诸暨市:诸暨市市域大环线东南段改建工程、诸暨官庄至弦腔公路建设工程、石壁至东阳公路(石壁至西周段)、兰亭至店口公路诸暨段、诸暨店口湄池大桥改建工程、诸暨市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诸暨市高湖大桥建设工程、诸暨市国际商贸城至洋湖公路建设工程、G235至诸暨浦阳公路连接线工程、枫桥至山下湖(姚江)公路工程、诸东线下袁桥至三环段拓宽改造工程;

        嵊州市:东兰线提升改造(故江村-兰溪村)、三界镇疏港通道、嵊州市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

        新昌县:太下线儒岙至常台高速双彩道口段改造工程、葫马线莒溪至后岱山段提升改造工程、葫马线葫芦岙至官塘段提升改造工程、王金线王金隧道至董村段、新昌县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

        各区、县(市):全市域农村公路亮化工程。

        (5)镇镇联高速。实施杭州湾环线高速公路(杭甬段)柯桥互通改扩建工程、孙端互通工程等4个互通项目,实施329国道上虞盖北至道墟段改建工程、527国道新昌大市聚至嵊州黄泽段、235国道杭州至诸暨公路萧山河上至诸暨安华段改建工程等12个国道项目,实施S309规划省道鄞州至开化公路诸暨段工程、S306规划省道镇海至萧山公路(新东线上虞段)等7个省道项目,同步辐射沿线下管镇、丰惠镇、永和镇、谢塘镇、盖北镇、岭南乡、陈溪乡、小将镇、东茗乡、贵门乡、同山镇、东白湖镇等乡镇,解决现状乡镇上高速难问题。此外,通过实施城市快速路项目和重要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满足石璜镇、下王镇、东白湖镇、马剑镇等快速上高速需求。到2025年,15分钟上高速或干线网乡镇比率达到100%,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0%以上。

        4.发展通江达海的水运网络。围绕内河水运复兴要求,积极发展江海、海河、海铁等多式联运,进一步补齐内河水运短板,全力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水、公转铁”,持续优化货物运输结构,推动实现铁路、水路承担的大宗货物运输量显着提高,港口铁路集疏运量和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大幅增长。持续推进水路运输网络建设,加快建设内河高等级航道和500吨级以上泊位,发挥水运资源优势。

        (1)内河水运。持续发挥绍兴水乡优势,推进水运复兴,深化出海口研究,加快构建“两河三江六线多联”航道网格局,实现水路畅通能力再提升,推进运输服务治理能力现代化。

        两河:杭甬运河、杭甬运河萧绍复线。

        三江:曹娥江、钱塘江、浦阳江。

        六线:滨海大河、滨海连接线、浙东古运河、皋孙线、浦阳东江、枫桥江。

        多联:南塘线、绍漓线、环城线、平水东江、黄泽江线、澄潭江线、绍镇线—绍党西线等。

        (2)港口码头。统筹考虑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规划,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绍兴港应充分满足腹地集装箱、矿建材料、煤炭等水上货物运输需求,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大力发展水上旅游服务,培育水上文化旅游特色。结合港口资源条件和功能定位,绍兴港总体构建“一港、七区、十五大重要公用作业区、十三大旅游客运码头、四个游艇基地”布局,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河海兼顾、优势互补、配套设施完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港口体系。

        一港:绍兴港。

        七区:越城港区、柯桥港区、上虞港区、诸暨港区、嵊州港区、滨海港区、上虞杭州湾港区。

        十五大重要公用作业区:中心作业区、金墅作业区、皋埠作业区、齐贤作业区、金城作业区、先进作业区、曹娥作业区、丰梁作业区、城郊作业区、店口作业区、三界作业区、滨江作业区、三江作业区、杭州湾作业区、沥海作业区。

        十三大旅游客运码头:绍兴北码头、湿地公园南码头、官渡码头、白塔洋码头、鉴湖码头、瓜渚湖码头、上虞城区码头、信义广场码头、上浦闸码头、浦阳江码头、曹娥江码头、三江口码头、口门大闸码头。

        四个游艇基地:迪荡湖游艇码头、古鉴湖游艇码头、大小坂湖游艇码头、马宅池游艇码头。

        专栏8:“十四五”内河水运实施类项目

        曹娥江上浦船闸及航道工程、诸暨市店口综合港区工程、诸暨港作业区提升工程、曹娥江清风船闸及航道工程、绍兴新港枢纽、杭甬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

        5.打造覆盖广泛的空港布局。重点加快通用机场和旅游景点直升机起降点建设,提升航空服务能力。到2025年,布局通用机场3个,实现空中应急救援30分钟到达、全天候常态化运行,基本形成以新昌万丰通用航空基地为枢纽、其他通用机场为基础网络节点的通用机场体系,满足通用航空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建设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加快通机场快速路网建设,共同谋划建设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专栏9:“十四五”机场实施类项目

        绍兴上虞通用机场。

        6.完善节能减排的能源管道网。建成萧山—义乌天然气管道工程、甬绍干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杭甬复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舟山—宁波—绍兴—杭州—湖州成品油管道等项目;推进绍兴—金华—丽水成品油管道工程绍兴段、上新干线、绍金衢干线、绍台温干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布局通达省域、功能齐全的能源管道网。到2025年,全市成品油管道里程达到340公里,占全省成品油管网规模11.2%。以打造省内天然气管网枢纽为目标,重点开展以新昌为分输中心向外辐射的五条大口径、大容量、高压力等级输气干线建设,全市长输天然气管道里程达到348公里。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和储能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电能云服务、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促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能量和信息的双向互动,建成公用充电桩4000个。继续推进综合供能服务站建设,构建油、气、化工复合管廊,建设整合加油、充电、加气、加氢等功能的综合供能服务站,建成综合供能服务站46座以上。

        专栏10:“十四五”管道实施类项目

        萧山—义乌天然气管道工程、甬绍干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杭甬复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舟山—宁波—绍兴—杭州—湖州成品油管道(舟山—宁波—绍兴成品油管道+绍兴杭州—湖州成品油管道)、365bet电脑网站_365365bet娱乐场_365淘房APP官网下载区天然气门站及连接线工程、诸暨市天然气利用工程二期工程、中压管线建设、诸暨余达燃气天然气利用工程。

        7.形成普惠城乡的快递邮政网。加快建设快递物流体系,提升“进村进厂”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健全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积极引导和构建物流园区、县级物流中心、乡镇配送站、农村货运网点等多级物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邮政在农村地区资源优势,拓展农村客运站场、村邮站物流服务功能,提升村级农村物流点覆盖范围和服务水平。优化农村物流配送平台建设,支持打造农村电商快递配送、农产品供销、邮政服务和农村客运小件服务“四张网”,鼓励推广应用新能源、冷藏保温等专业化设备和车型,提升运输服务效率和农村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创新农村物流融合发展模式,支持引导与农业、电商、供销、邮政等深度融合,构建“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农村物流发展格局。打造全市智能快递信息平台,加快推动快递“进村、进厂、出海”工程,农村快递物流辐射网高效运转,城乡快递服务实现均等化,工业互联快递服务网实现互联互通,逐步形成全球寄递物流供应链体系。优化全市快递服务网络空间布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保障和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发展绿色物流和供应链服务,建立快递网点建设标准和服务标准,加强服务监督和质量检测,提升行业整体信用水平。

        “十四五”期间,重点建成苏宁(绍兴)物流基地三期项目。开工建设建制村快递物流服务站覆盖工程、城市住宅小区快递物流服务站覆盖工程、工业园区快递物流供应链服务工程、快递安全风险防控“雪亮工程”等项目。

        专栏11:“十四五”邮政快递实施类项目

        苏宁(绍兴)物流基地三期、建制村快递物流服务站覆盖工程、城市住宅小区快递物流服务站覆盖工程、工业园区快递物流供应链服务工程、快递安全风险防控“雪亮工程”。

        8.架构立体联网的客货运枢纽。统筹各种运输方式,打造铁路、公路、水路、公交、轨道交通有效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城市换乘中心,形成全市“2+3+N”的客运枢纽布局和“1+5+N”的货运枢纽布局。

        (1)客运枢纽。“2”指两个门户型枢纽:绍兴北站+萧山机场联合枢纽(杭州—绍兴联合枢纽的重要支撑)、滨海综合枢纽;“3”指三个区域性(城际)枢纽:绍兴东站综合枢纽、诸暨站综合客运枢纽、嵊州新昌站综合枢纽;“N”指整合现有公路客运站、高铁站、市域铁路、轨道交通换乘站,打造以绍兴南部综合交通枢纽(公路枢纽)、东关站综合枢纽、铁路绍兴站综合枢纽等为代表的一批城市枢纽。

        (2)货运枢纽。“1”指门户型枢纽:绍兴港现代物流园区;“5”指五个区域型枢纽:轻纺城现代物流园区、金甬铁路新昌客货站、嵊州港现代物流园区、上虞滨海物流中心、诸暨市公铁水联运中心;“N”指因地制宜,充分整合利用越城区“海铁联运”皋埠货运枢纽、新昌国际物流中心等一批中小型物流基地(货运站)。

        专栏12:“十四五”客货运枢纽实施类项目

        综合客运枢纽:绍兴南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程、高铁绍兴北站TOD综合体项目(A区块)建设工程、铁路嵊州新昌站综合枢纽;

        综合货运枢纽:轻纺城现代物流园区(轻纺数字物流港)、诸暨店口物流园区、金甬铁路新昌客货站、诸暨市公铁水联运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园区)、金甬铁路长乐货站(客站预留);

        乡镇运输服务站:诸暨市4个运输服务站、新昌县2个乡镇运输服务站、上虞区城乡公交场站。

        9.打造诗画韵味的城乡绿道网。加快建设诗画韵味的城乡绿道网,提升城市品质。加强慢行绿廊、换乘衔接、休闲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和管护。依托自然禀赋和人文资源,打造一批具有绍兴地域特色的精品绿道。以沿杭州湾、沿曹娥江、沿浙东古运河、沿浦阳江、串联南部山区等为重点,大力推进交通绿道、滨水绿道、城镇绿道、乡村绿道、森林绿道以及文化旅游、健康体育等多类型绿道建设。

        “十四五”期间,重点建成省级绿道3号线(环杭州湾滨海线)、5号线(曹娥江线)2条骑行绿道,建设省级绿道1号线支线(浦阳江线)、2号线(浙东运河线)、6号线(嵊州线)、9号线(浣江—五泄线)4条普通绿道。

        专栏13:“十四五”城乡绿道实施类项目

        省级绿道3号线(环杭州湾滨海线)、5号线(曹娥江线)、1号线支线(浦阳江线)、2号线(浙东运河线)、6号线(嵊州线)、9号线(浣江—五泄线)。

        (四)更好满足人民美好出行需求,服务双循环新格局

        1.打造舒适便捷的客运服务体系

        (1)完善城际客运服务功能。以铁路与市域(郊)铁路客运为核心、公路长途客运为补充,优化各式客运功能定位,推进形成高速、快速、普速配置合理的多层次城际客运体系。围绕高速连通杭州、宁波、上海等周边城市,扩大高铁网络覆盖面,增强高铁客运供给服务能力。优化公路长途客运线网布局,支持毗邻地区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鼓励探索长途客运班线节点运输模式,推进长途客运接驳运输发展,鼓励开展定制化、个性化、品质化的中高端城际客运服务。

        (2)推进绿色出行城市创建。围绕全市“一主两群”城镇空间体系,纵深推进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构建由城市轨道、中运量快速公交组成的快速通勤系统,推动一体化发展区域建立更加紧密的交通出行方式。构建更加高效运转的城市交通枢纽,实现不同运输方式零距离换乘和无缝衔接。强化公交场站与轨道交通衔接,加快公交换乘枢纽、公共交通站场、公交专用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全面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无障碍设施建设,打造覆盖全市、诗话韵味的城乡绿道网,营造优质步行骑行空间。大力推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规模应用,提高新能源公交车、无障碍公交车比例,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线网布局和站点设置,提高公交准点率、运行速度和安全性。

        (3)推进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以打造均等化城乡客运服务系统为导向,强化城乡客运基础设施、运输服务资源共享和衔接,推进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发展,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保障城乡居民行有所乘。以实现“全域公交”为目标,鼓励城市公交线路、城际铁路向郊区延伸,积极发展镇村公交,加快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进程,推广农村客运片区经营模式,鼓励开展预约、定制式等个性化客运服务,完善协调城乡客运在票价、税费、补贴、通行等方面政策,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和覆盖面。

        2.构建经济高效的货运服务体系

        (1)深化运输结构调整。聚焦高质量绿色发展,积极推进海河、海铁等多式联运,全面加快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水、公转铁”。进一步推进水运高质量转型,积极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引导适箱货物“散改集”“公转水”,丰富和拓展物流路径,完善集装箱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推进多式联运发展,着力构建设施高效衔接、枢纽快速转运、信息互联共享、装备标准专业、服务一体对接的多式联运组织体系,探索“一单制”联运服务。“十四五”末,内河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0万标箱。

        (2)鼓励专业物流创新发展。全面发展甩挂运输,重点推进跨区域甩挂、企业联盟甩挂、网络型甩挂、邮(快)件甩挂、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衔接甩挂等主题性模式加快发展。鼓励发展标准厢式半挂车,推动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改善甩挂运输标准化场站设施,支持建设大型公用型零担甩挂专用站场。鼓励创新运营服务形式,探索无车承运,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集约整合和科学调度车辆、站场、货源等物流资源,实现交通运输转型升级。加快拓展冷链运输,完善全程温控相关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鼓励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创新。支持货运物流企业融入供应链体系,深化推进货物运输与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农业等联动发展,发展定制化货运物流服务。充分发挥铁路、公路、航空、水路、仓储配送等比较优势,补齐航空物流、医药物流等短板,进一步完善立体、综合、现代应急物流网络。

        3.全方位提升交通养护管理水平

        (1)加强公路养护。继续加大养护投入,提升国省道路况。“十四五”期间实施高速公路大中修400公里以上、普通国省道大中修工程200公里以上。推广“四新”技术,打造“品质工程”和“示范工程”。优化服务站布局,完善服务站服务功能,提升公路服务保障水平。逐步推行市场化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导养护企业跨区域参与养护市场竞争。利用互联网、大数据、5G等技术,探索养护机械化、信息化管理新模式。

        (2)加强桥隧养护。强化桥隧管养情况监督,加快病危桥隧维修改造,保障结构安全,稳步提升桥隧整体技术状况水平。推进桥梁养护管理信息化工作,完善特殊结构桥梁健康监控,推广使用日常检查信息化软件。

        (3)加强航道养护。扩大标准化养护工作范围,重点实施杭甬运河、曹娥江、浦阳西江等骨干航道标准化专项养护项目,确保通航航道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完善公共服务区布局,实现通航区、县(市)锚泊服务区全覆盖,以杭甬运河、曹娥江、浙东古运河等美丽航道建设为契机,结合人文历史打造“唐诗之路”美丽航道。

        4.发展先进安全的运输设备设施

        (1)加快发展绿色环保客运装备。鼓励发展节能环保车船,严格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管理,加大对老旧重型货运车辆报废更新的政策倾斜力度,引导老旧车船提前退出运输市场。落实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措施,严格新能源汽车技术选型,鼓励研发专用车型,推动完善加气、充换电等配套设施。重点聚焦出租汽车、城市物流配送和邮政快递等领域,大力推广应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积极推广应用纯电动汽车。鼓励发展安全、经济型农村客车和客货兼用型营运车辆。“十四五”末,城市公共交通清洁能源客车比例达到100%。

        (2)推广应用智能标准货运装备。鼓励应用标准化、专业化、现代化货运装备。鼓励发展厢式运输、甩挂运输和重载化公路运输装备,鼓励干线运输车辆大型化、城乡配送车辆标准化,深化开展危险货物运输罐车、超长平板半挂车、超长集装箱半挂车治理工作,加快标准化车型更新替代。鼓励内河船舶向大型化、标准化发展,加快老旧船舶淘汰、标准化船舶建造、专业化船舶体系建设,重点发展500吨以上标准化船舶,引导企业发展内河集装箱、多用途等专用船舶。

        5.建立开放有序的综合运输市场

        (1)培育壮大运输市场主体。鼓励扶持打造一批信誉度高、带动示范作用明显、能提供全过程化、专业化和优质服务的现代交通运输企业。大力发展内河集装箱“车港船”一体化运营模式,实现内河港口企业、船公司、集装箱卡车公司一体化运营。通过资本、业务合作等形式,引进沿海大型港口企业参与内河集装箱码头投资开发和业务经营。鼓励港口、铁路、公路等运营主体深化业务合作,提升跨运输方式货运组织能力,培育形成数家以港口、铁路货场为核心的多式联运龙头企业。

        (2)强化运输市场监管。创新监管方式,加快构建行政监管、信用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综合监管体系,加强信用交通管理数字化建设,加快推动从传统治理方式向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监管、事后信用奖惩的全链条信用治理转变。完善“一个中心”(行业数据中心)、“三个平台”(运政业务平台、综合监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化发展框架,提升行政许可、运政稽查、市场信用、机动车维修、驾驶培训、客货运站场、营运车辆动态监测等核心业务智能化监管水平。

        6.大力培育综合交通产业。推进做大做强综合交通产业链。鼓励国有平台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建设智慧交通产业园区或小镇,培育综合交通产业集群,争取1—2个主体的营业收入进入全市民营经济百强。

        (1)交通装备制造业。推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等交通装备细分产业发展。依托万丰整机制造优势,不断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持续招引航空航天相关产业。依托天际整车制造及三花、索密克等零部件制造优势,推动交通装备高端制造业发展。

        (2)交通建筑业。发挥建筑业优势,推动交通建筑工业化发展。推进365bet电脑网站_365365bet娱乐场_365淘房APP官网下载城投建筑工业化项目、上虞区交通建筑工业化基地、中亚集团地铁管片绍兴生产基地、嵊州永利绿色科技产业园等交通建筑工业化制造基地建设,服务综合交通工程建设。

        (3)交通运输业。推动现代物流、智慧物流、港口物流等细分行业发展。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和提质升级,提高智慧化水平,推动水路集装箱运输发展。重点推进乐歌滨海智慧供应链管理产业园、华东钱清智慧物流产业园、万科诸暨现代供应链物流项目、几米集团新昌物联网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和发展。

        (4)交通关联服务业。推动智慧交通、交通空间综合开发利用、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等细分领域发展。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交通规划、信息服务、运营管理、电子收费、交通安全、自动驾驶等应用。延伸拓展服务区经济、创新站场综合开发模式,重点推动服务区大提升、高铁北站TOD、南部客运枢纽等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交通一体化发展,开发空中游览,打造浙东空中唐诗之路金名片。

        (五)奋力抢抓数字交通发展趋势,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1.推进智慧交通建设。聚焦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核心领域,加快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先进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业务深度融合,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完善“数据资源一枢纽”“数字交通一张图”,拓展“数字交通N应用”,夯实“上下融合、内部整合、横向联合”的综合交通大数据枢纽,推进各类业务数据资源整合接入并逐步覆盖全市域,强化数字赋能,丰富应用场景,打造基础设施、行业治理、智慧服务、信息安全于一体的智慧交通发展体系,全面落实数字浙江和高水平交通强市等战略部署,瞄准未来交通,强化“整体智治”理念,以交通行业治理数字化为牵引,带动交通设施装备和运输服务数字化,进一步提升交通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1)推动交通设施装备数字化。围绕公路、水路、枢纽、城际铁路建设,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构筑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网络,推动交通运输感知网络、交通运输通信网络建设。全面推进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数字赋能和融合创新,加快智慧公路、智慧水运、智慧铁路建设,完善交通工程等要素信息,开展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健康性能监测,打造全域智慧交通网络,推动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造、养护、运行管理等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推动具备多维感知、高精度定位、主动防御、智能网联功能的交通终端设备应用,更好服务公众出行、执法监管、交通管理等。鼓励物流园区、港口和机场货运站广泛应用智能视频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技术,推广自动化立体仓库、引导运输车(AGV)、智能输送分拣和装卸设备的规模应用。

        依托智慧高速和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杭绍甬智慧公路试点建设,推动杭绍甬复线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实施越东路及南延段、二环北路及东西延伸段、二环南路、G329改造等智慧快速路项目,开展绍兴南部综合交通枢纽智慧改造工程、棒球未来社区智慧交通项目建设。推广BIM(建筑信息模型)、基于物联网的基础设施数字化联网监测与预警、基于大数据的基础设施预防性养护等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快开展自由流收费、车道级精准管控、基于高精位置的信息服务、车路协同测试场、货车编队运输与自动驾驶等场景的关键技术应用,同步开展基础设施数字化、车路协同设施建设、云控平台接口、高速行驶专用车道、运行协同管理等技术标准研究。推进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等客流数据接入。构建以杭甬运河、曹娥江、浦阳江等高等级骨干航道为主体的数字航道和江图,加快推进越城、柯桥、上虞、诸暨、嵊州等内河港区和滨海、上虞杭州湾等外海港区的“一港七区”数字化,实现航道、港口、码头、公用作业区等要素数字化。

        (2)推进交通行业治理数字化。依托“互联网+”便捷交通示范工程,突出“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推动信息化技术与政务办公管理、行政审批服务、规划建设养护、行政监管执法、行业监测分析、综合应急指挥等业务深度融合,全力推进行业管理流程优化和科学化、高效化,提升业务管理数字化水平。在确保网络安全前提下,积极推进交通运输部门与政法委、大数据管理、市场监管、旅游监管、公安车管和交管等部门的信息系统对接,建立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为多部门协调监管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完善治超非现场点位布局,推进治超点位升级优化、普货北斗定位数据接入等数字治超应用。深化数据分析模型优化、扩展营运车辆监管范围、建设县域个性化规则、建立市县执法线上联动等非法营运客车数字化监管应用。在“两客一危一重”等重点车辆整治中,加大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力度,为行业治理提供支持。推进港口、码头、航道等视频监控接入,完善视频实时识别、智能分析等应用功能。进一步完善交通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推进工程监测检测数据联网接入及数据分析处理,研究推进远程视频监控、无人机巡航、智能设备监测等执法新模式。

        (3)推进运输服务数字化。以数据衔接出行需求与服务资源,推动公众出行和综合物流服务数字化。通过政企合作、优势互补等多种方式开发高品质、差异化“大数据+交通服务”,全面推动交通运输服务行业智慧化,为公众提供便捷舒适、经济高效的运输服务。完善公众出行综合信息服务,发展旅客联程联运,推广完善公路客运电子客票、交通“一卡通”、公路ETC、无感安检、无感通关、智能引导、人站互动等应用。推进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完善城市公交协同管理,实现便捷换乘,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可靠的出行服务。加快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推动物流园区、大型仓储基地等智慧化改造。完善物流公共信息服务,推进电子运单试点应用,加强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大件运输、危险品物流等专业物流信息接入,推动全市物流系统与相关部门信息系统对接、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鼓励支持运输服务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广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技术服务,推进快递数字化转型,完善智能收投终端信息和末端公共服务,大力发展共享交通、“互联网+”高效物流,创新智慧服务应用。

        2.促进绿色交通发展

        (1)促进交通领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土地岸线资源利用,合理确定交通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三条控制线”关系,做好线位、重要节点的空间预留,严守生态底线,注重无害化穿越;根据城镇开发强度,合理确定路网规模和密度;严守永久基本农田底线。提高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深化交通设施与新能源、新材料融合研究,推动废旧路面、沥青等材料再生利用,推广钢结构的循环利用,扩大煤矸石、矿渣、废旧轮胎等工业废料和疏浚土、建筑垃圾等综合利用,实现沥青路面旧料“零废弃”,回收率(含回收与就地利用)和循环利用率达到100%。

        (2)强化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围绕交通运输大气污染协同管控,开展交通能耗监测技术及设备、营运车船移动源污染监测及预警、船舶排放控制区污染物监测与控制、内河船舶油品快速检测等技术应用。强化运输市场准入,推动道路运输装备清洁化、轻量化和智能化发展,开展新能源船舶设计与建造、海港岸基供电和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港口装卸转运设备使用新能源改造、轨道交通系统节能等技术研发与应用。

        (3)促进交通领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围绕“生态+能源”发展方向,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助力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高水平创建,有效支撑绍兴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和全国“无废城市”等。依托美丽公路、美丽航道、绿色港口等工程示范,开展基础设施生态化设计、绿色施工与养护、公路路域生态修复、路面再生材料及循环利用、隧道智能照明、隧道弃渣和疏浚弃土综合利用、绿色生态航道护岸等技术研发与应用。

        3.强化平安交通保障

        (1)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健全交通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风险管理水平。构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预防体系,健全安全生产风险研判、决策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协同、风险防控责任等机制,围绕重大风险源监控与事故预警,开展危险货物运输实时监控及预警,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网安全监测及灾变预警,跨海跨江桥梁全天候防船撞监控预警及防护,长大隧道、危险货物港口设施、大型港口装备、通航建筑物运行安全风险识别与预警等技术研发与应用。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隐患问责追责机制。

        (2)提升基础设施本质安全水平。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力度,提升桥梁隧道、长陡下坡、事故多发点段等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加大公路危桥、渡口、铁路道口等老旧设施改造,健全普速铁路沿线外部环境安全隐患长效化、常态化管控机制,推进沿线改造提升,实现铁路从“城市背面”向“城市门面”转变。进一步消除次差路和四、五类桥梁,基本实现国省道2.5米以上落差路段安防设施覆盖率100%、国省道边坡灾害当年处治率100%、病危桥隧处治率100%及国省道500米以上隧道监控全覆盖。构建现代化工程质量管理体系,高水平推进精品建造和精细管理,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推进专业化、信息化、精细化养护,保障基础设施运行安全。充分运用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增强综合交通运输各领域运行监测、事故感知、预测预警、安全监管,全面增强交通设施、设备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强化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加大公路、水路超限超载治理力度,切实提高交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提升应急救援保障能力。构建“平时服务、灾时应急、战时应战”韧性交通运输体系,开展相关建设标准、网络规划、载运装备和运行管控机制研究。完善综合交通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省市县联动、水陆空协同、军民融合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完善交通安全应急法规制度和预案体系。强化交通运输应急力量,提升智能应急救援水平,推进综合交通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组织开展常态化应急应战演练。加强应急救援基地、设施、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应急保障基地建设,建成内河水污染应急处置体系,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装备技术水平。

        (4)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加强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整治,提高超限超载执法力度,提升“两客”及农村客运安全管理水平。统筹危险化学品“专区”运输物流,对经认定的化工园区配建危险化学品运输专用停车场,争取每个区、县(市)均建设专用停车场。实施重点危险化学品进出口港区、运输“专区”管理,科学规划危险化学品物流结构。科学设置危险化学品运输“专线”,对运输集中路段实施“专线”管理,提升道路安全条件,强化风险预警管控。按照确保安全、服务发展、适度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科学调整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禁限行线路,设定运输专用线路及高速公路指定出入口。建立动态预警管控机制,根据车流量、道路状况、周边环境等因素,建立禁限行线路动态调整机制、风险分级动态预警机制和高速与普通公路协同管控机制。按照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检查、停车等实际需求,规划停车场等设施,着力配套完善危险化学品运输“专点”设施。

        专栏14:“十四五”平安交通项目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危险化学品运输专用停车场、嵊州经济开发区城北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运输专用停车场、绍兴柯桥滨海工业(化工集聚片区)危险化学品运输专用停车场、绍兴现代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危险化学品运输专用停车场、新昌经济开发区大明市新区化工集聚区危险化学品运输专用停车场。

        (六)持续深化全行业供给侧改革,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1.纵深推进行业改革。以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加快建立建管养运相协调、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深化交通运输数字化改革和“数字交通”建设,按照“放管服”要求,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推动交通运输领域“一窗通办”“多证合一”等服务升级。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交通数字化转型,探索自动审批、信用审批等审批模式,优化网上申报、网上流转、网上审查、网上办结等流程。

        2.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支富有创新活力和奋发有为的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整合利用交通运输系统、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干部政治理论、法律、管理、现代经济、交通专业知识等培训,提升干部履职能力。积极培养和引进公路、港航、轨道交通、运输、安全应急、行政执法、信息化等专业领域人才,提高交通系统业务人员学习研究、战略谋划、综合协调、专业管理能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加大基层人员技术培训,提高基层管理机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完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全面考核干部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实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推动干部队伍结构优化、能力提升、作风转变、活力增强。

        3.秉承清廉交通风范。加强清廉交通思想教育,强化廉政安全,深化警示教育。完善清廉交通制度体系,将清廉交通建设全面覆盖交通权力事项,紧盯重点领域和高发问题,推动常态化廉政监管。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集聚等高风险领域,建立健全跟踪评估机制,加强共性特征、典型案例、主要风险点等综合研判,组织开展清廉交通实施效果评价。强化审计督察,完善防控体系,从严执纪问责,严格公开程序,拓宽公开领域,增加公开内容,畅通互动渠道,打造交通阳光工程、廉洁工程。

        4.丰富行业文化品牌。加强交通运输最美行业创建,真情服务群众,办好交通惠民实事,打造“最美窗口”,积极营造“风清气正”行业氛围,努力培育务实、勤奋、爱岗、清廉的行业正气。加强交通+文化创新融合,推广设计与文化特色相融合的理念,打造人文交通。结合运输大通道、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带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现代交通文化企业。

        三、保障措施

        (一)压实主体责任。优化交通领域市级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交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作用,完善市县联动推进机制,实行挂图作战、节点管控和清单管理。建立健全重大项目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及问题销号机制,保障项目高效推进。完善督查考核制度,营造比学赶超抓重大项目推进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要素保障。建立市级重大交通项目储备库,争取重大项目用地指标,按照数字化改革要求及时审查审批,支持实施分段报批和先行用地报批,政府债券安排给予支持。合理划分市县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加强市级对快速、干线路网统筹,强化县级对基础路网主体责任。创新交通投融资模式,盘活存量资产,继续发掘民间资本优厚优势,推进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三)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加强通道资源管控,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强化交通运输部门对综合交通九大要素的整体统筹,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整合综合交通运输资源,协调综合交通运输运营管理,建立高效通行“一张网”。

        (四)加强生态保护。坚持节能环保、绿色发展原则,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输生产、行业管理各领域、全过程。严格执行项目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审查制度,严格规划、土地、岸线、环保等准入制度,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做好规划项目施工、运行阶段环境监管,做好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研究室、机关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