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代表委员中的校长们关心这件事——“双减”一年半,哪些痛点仍待解 | ||||
|
||||
今年省两会,不少代表委员提交了与“双减”相关的建议和提案,“双减”仍是两会热点:“双减”一年半,还有哪些“痛点”待解?“双减”的后半篇文章怎么做好? “我观察小学阶段‘双减’效果发现,学生的隐形负担依然存在,甚至有加重趋势。例如,部分老师将课后服务时间用于授课,某些区域依然存在教学成绩统测行为,校外一些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仍存在。”省人大代表、金华市金东区实验小学校长方青说。 省政协委员陈洪春曾担任初中校长多年,他表示,目前在部分地区,包括经费保障机制在内的“双减”长效机制还没有明确,会让“双减”成效打折扣。 “义务教育打出政策‘组合拳’,但中招中考博弈又产生新的堵点——分数线相当的普高学校不少,各自的办学特色却不突显,加剧分数唯先的教育‘内卷’。”省政协委员、宁波市第二中学校长孙立建议,打通义务段、高中段和高校特色教育的合作通道,建设衔接贯通的“教改实验圈”。 在省政协委员、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沈慧虹看来,“双减”只是一种手段,根本目的是要形成健康的教育生态。如果教育指挥棒不转变,家长的焦虑会始终存在,甚至不断加剧。 这些“痛点”有没有破解办法?“‘双减’是系统工程,需要构建学生成长发展的高质量全链条教育体系。例如,中考改革、普通高中的多元特色办学、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职业技能类本科、研究生招生和社会用人过程中对学历、毕业学校层次的限制等,都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省政协委员、365bet电脑网站_365365bet娱乐场_365淘房APP官网下载建功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汤晓幸说。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